新顶点小说 > 穿书:成为年代文女主的亲妹妹 > 第五十五章 采香蒲,做驱蚊香包

第五十五章 采香蒲,做驱蚊香包


  夏季,榆树村村尾的水塘旁,长满了香蒲。

  摇曳的水草里长着像火腿肠一样的花柱,那个就是香蒲的花穗。

  赵雪儿前一晚想着要采香蒲,第二日中午吃过饭就过来了。

  香蒲草的根系扎在水里,赵雪儿先脱下鞋,再拿镰刀割下一把一把的香蒲,放进竹篓里。

  回到家时,其他人都在房间里午睡。

  夏日炎热,一到中午大家都犯困,非得休息一会儿,下午才有精神干活。

  赵雪儿将割来的香蒲摊在院子的地面上,只待晒干就可以用来点燃熏蚊虫了。

  睡了一觉醒来的云小糖,伸着懒腰走出房门的时候,就见姐姐趴在堂屋的桌上休息。

  两只胳膊叠放在桌上,头斜歪着枕在胳膊上,穿堂风吹来,额前碎发吹开,露出了秀气的眉眼。

  云小糖蹑手蹑脚地走近,观察姐姐的睡颜,发现她的眼下有一根掉落的眼睫毛。

  伸出手指,捻起眼睫毛,她呼地一下吹了一口气,将睫毛吹掉。

  心里默默地许了个愿。

  姐姐还在趴着睡觉,她不忍心打扰,还没到上工的时间,她就在院子里溜达。

  一眼就看见院子里晒着的香蒲,咋一下看去真的就像一个个火腿肠一样。

  云小糖觉得有意思,蹲下身,拿起一根香蒲瞅了瞅,看着又觉得像蜡烛。

  ......

  香蒲晒了两三日就干了,赵雪儿寻来碎布,缝制成小兜,将晒干的香蒲花穗捏成絮状塞进布兜里,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做了个驱蚊香包。

  晚上睡觉前,赵雪儿还拿着香蒲放在煤油灯上点燃,这香蒲一点燃就有大量烟雾飘出。

  拿着香蒲在屋内走了一圈,让蚊虫一闻见香蒲的味道就跑的远远的。

  云小糖等人站在院子里,等着姐姐和窦姨熏完香蒲,就回屋睡了。

  一夜,无蚊虫叮咬,云小糖舒舒服服地睡了个好觉。

  *

  日子渐渐过去,耕读学校也招到了一批农村教员。

  这些教员,都是公社从生产队里招收的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以上的社员。

  每个农村教员每天给学生们上课,还有工分拿。

  一听有工分拿,读过书的社员们都积极报名。

  当老师好啊,虽然只是公社自办的耕读学校的老师,那也比下地种田强。

  于是,消息一传达下去,通过层层筛选,很快就敲定了农村教员的名额。

  耕读学校,也终于要分班上课了。

  一下子,云小糖所在的教室就少了不少人。

  三间教室,其中的第二间却是人渐渐多了起来。

  由于老师的增加,第三间教室则变成了教员的办公室。

  自此,耕读学校总算是有模有样了起来。

  这时,学校也发下来了课本。

  课本费被公社咬咬牙一力承担了,没有向学生收钱。

  这会儿,农村里办学条件艰苦,也没有“义务教育”这一说。公社能承担课本费,可见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。

  云小糖看着课桌上新发的课本,不仅有语文书、算数书,还有一本农业书。

  耕读学校毕竟是为农村培养人才,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,还要学习农业知识。

  她打开农业书翻了一下,书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图文形式,毕竟是给儿童学的。

  翻看的那一页,上面刚好画着玉米、麦穗等农作物的简笔画,下面还配有汉字和拼音。

  除了算术课本,语文书和农业书里的汉字上面都标有拼音,倒是更方便学习了。

  云小糖盯哥哥学习盯的更紧了,要哥哥把语文书上的字都认全了,还要背课文。

  为了带动哥哥的学习积极性,她也一起背课文,要哥哥监督她。

  于是,在赵天儿眼里,就是他每天要监督妹妹学习。

  作为哥哥当然要给妹妹做榜样,他倒是学习格外认真了起来。

  每天的中午,她们还会花半个小时在院子里练字。

  没有用笔,也没有用纸。

  而是,用小树枝在院子里的土地上写字。

  一笔一划地在土地上写着,写完后,互相检查有没有写错字。

  然后,又将土地扫平,继续写。

  每当这个时候,赵雪儿都是含笑在堂屋坐着,看着院子里认真写字的弟弟妹妹。

  *

  夏末的时候,又有大批知识青年下乡,榆树村分来了两位知青,都是懂得农业和机械知识的技术人员,暂时住在李队长的家里。

  这两位知青的到来,给村里的人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
  他们向李队长建议,生产队开展养殖业,办养猪场。

  这一年,形式松缓了不少。

  虽然依然不准社员们自己养殖家畜,却是大力提倡生产队集体养猪。

  猪养好了,不仅能以生产队的名义卖给公社食品站。

  经过批准之后,过年时还能杀几头猪分给社员们,改善一下伙食。

  生产大队的办公室里,李队长一听这个建议,端着茶杯的手都抖了几下。

  这是激动的!

  刚得到生产队可以养猪的消息后,他也是高兴。

  但是,高兴之后他就愁啊。

  这养猪也不好养啊,万一没养活,没养好,不就白干了吗。

  更何况,买小猪崽也要花不少钱呢。

  就怕到最后,猪钱两空。

  这下,有了懂这些知识的知青,就不愁了。

  李队长放下手中茶杯,握住知青的手,“知青同志,我替我们大队谢谢你们的到来。”

  那知青立刻笑了,“李队长,我们下乡来,就是与你们一起进行农村建设的。相信我们只要努力加油干,一定能让我们榆树村,榆林大队越来越好。”

  “说得好!说得好啊~”

  李队长哈哈地大笑着。

  办公室外的小队长们听见自家大队长这开怀的大笑,对视了一眼。

  似乎是不明白,为什么李队长这么高兴。

  不过,很快,他们就知道了原因。

  既然决定了养猪,那就要说干就干,再不养,可能到过年猪都还没养好。

  所以要抓紧时间。

  生产队召集强壮有力的社员,风风火火地搭建起猪圈起来。

  打地基,建土坯墙,盖顶棚。

  会干这种活的都来帮忙了,才不过三天时间,猪圈就建好了。

  有路过的社员看着建好的猪圈,“啧啧”出声。

  “这猪圈倒是建的好咧,瞧着,倒是猪比人还舒服......”


  (https://www.xddxs.net/read/1049549/91486503.html)


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:www.xdd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d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