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顶点小说 > 我的公公叫康熙小说免费阅读 > 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没有坏心的九阿哥

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没有坏心的九阿哥


因今年衙门腊月二十就要封印,九阿哥就选择十九这日的中午,进宫求见。

  汗阿玛日理万机,自己这陛见也得师出有名。

  如今不在内务府了,可也不能扯闲篇。

  他袖子里揣了一本条陈,上面是东山岛上养珠场的筹备情况。

  孙金过去半年,从当地人手中收购了大量的河蚌与河蚌苗;另外在季家的帮助下,还签了几户太湖边的渔民,另外还从广西买了两户采珠人南上。

  人手七七八八,东山岛边的水面也都圈好了。

  等到明年天气转暖,就能试种一次珍珠。

  九阿哥是午初过来乾清宫的,正好御前处理完上午政务,在午膳之前这段空余。

  康熙果然正得空,听说九阿哥陛见,他想到了三阿哥的醉酒。

  难道是为皇孙入学之事来的?

  康熙晓得九阿哥重情分,就是不知道他是为五阿哥家的阿哥来的,还是为九贝勒府阿克丹来的。

  他有自己的用意,并不希望九阿哥插手此事。

  “传吧……”

  康熙对梁九功道。

  梁九功出去,带了九阿哥进来。

  九阿哥请了安,就将条陈拿出来,道:“汗阿玛,儿子在苏州的珍珠场预备的差不多,前天季弘过来给儿子请安,他家老头这是盯上儿子的珍珠场了,想要跟着打下手……”

  他将季家的打算说了,也说了自己的应对。

  “儿子想着,之前是想得简单了,宋人笔记上写‘吴江’,像是在苏州,可几百年过去,这气候不同,谁晓得苏州还能不能养出来,或是养出来,但是不晓得光泽如何,有东珠在前头比着,儿子寻思,说不得水冷这珍珠更好……”

  “季家在洪泽湖边有地,还乐意跟着掺和,儿子想着要不就长租下,跟太湖边上一起试,种上的珍珠,过两秋就能采收,那到底能不能养出来,养出来成色如何,四十四年就能见分晓了……”

  这没几天就是四十二年,说起来,也就还有两年的时间,说快也快。

  康熙看着他说起赚钱生计就滔滔不绝,全无平日愚钝,也是心中纳罕。

  这就是偏才了,涉及到经济,人都伶俐了几分。

  九阿哥说的清清楚楚,康熙听着,也觉得计划周全,可以试试看。

  只是什么法兰西太阳王喜欢珍珠,什么季家想要做洋人生意,康熙都没有放在心上。

  他想起东珠。

  如今打牲乌拉每年贡东珠五百二十八颗,不过其中大珠不过十几粒。

  若是在黑龙江、松花江上设养珠场?

  康熙随即按耐下这个想法。

  物以稀为贵。

  若是东珠跟南珠一样,不限产量,那也就显不出珍贵了。

  不过东珠开采百余年,产量日益稀少。

  或许终有一日,也需要种珍珠。

  他看着九阿哥递上的条陈。

  等到九阿哥的珍珠场试种成功,可以将养珍珠的方子收存一份,备着皇家以后用。

  “才准备得七七八八,还没有种呢,就来跟朕表功了?”

  康熙放下条陈,习惯性的挑剔。

  九阿哥忙道:“儿子没有表功,就是想着这养珠场,是儿子的本钱,可儿子在京城,什么也做不了,季家跟着张罗来张罗去的,功劳苦劳都有,儿子也不能昧下,就跟您说一声!”

  康熙道:“你的养珠场,既使唤了人,你自己酬谢去,还要朕赏季家人不成?”

  “呵呵……”

  九阿哥立时道:“您这么说,那儿子可应了季家了?往后养珠场那边的事情,儿子使唤季家就更理直气壮了。”

  康熙见他全无防心,不赞成道:“涉及技艺,怎么能用外人?签长契的民人也不合适,若没有合适的户下人,就从你名下的包衣挑几户派下去。”

  九阿哥面上带了纠结,道:“儿子府上的户下人就是福晋陪嫁那几户,府里还要使唤;儿子名下的包衣,都是内务府三旗拨下去的,素来眼大心高,儿子挑他们使唤都是再三挑选,要不也不放心,派到江南去,要是欺下瞒上、狗仗人势怎么办?”

  康熙知晓内务府包衣联络有亲,确实容易生弊端。

  他想了想,道:“回头朕从盛京庄上人拨出十户,给你使唤,专做养珠之用。”

  九阿哥笑道:“谢汗阿玛恩典,儿子正缺人呢。”

  跟包衣一样,庄上人也是皇家家仆,却跟寻常庄户差不多,并没有包衣的骄奢恶习。

  眼见着九阿哥没有要走的意思,康熙轻哼了一声,指了椅子让他坐了。

  “出息了,就你那点儿酒量,也能灌人喝酒了!”

  这说的是三阿哥醉酒之事。

  九阿哥忙道:“儿子冤枉,儿子叫人预备下酒菜,是打算给老十道恼的,结果好么?您那三儿子非要跟着去不说,还喧宾夺主,自己干掉了三壶酒!”

  康熙听他说的古怪,蹙眉道:“什么叫‘朕的三儿子’,连哥哥也不叫了?”

  九阿哥道:“哎,‘子不教、父之过’,三哥都二十大几的人了,还这没轻没重的样子,汗阿玛您也该好好教训他一顿……”

  康熙被他歪理说笑了,道:“你还真是好弟弟,巴不得哥哥挨训!”

  这小心眼,三阿哥没有做旁的,就是抢了十阿哥的酒,他就在自己跟前给老三上眼药。

  “小树不修不直溜,您是偏疼着大儿子们,才老为他们费心,他们却只当有人托底,任性的很……”

  “就大哥那酗酒恶习,几年了,还不改,人都喝丑了,鼻子大了一圈……”

  “还有三哥那吝啬小气,家里药房都不预备齐全,到底出了大事儿,没地方买后悔药,只能干嚼红辣椒遮掩哭哭啼啼……”

  “四哥……怎么说呢?当自己是芝麻小官,事必躬亲,起早贪黑的,眼圈发黑,小脸熬的蜡黄,不知道的,还以为他晚上折腾什么呢……”

  “五哥本就不大聪明,这回汗阿玛只准一个皇孙入宫,他要头疼了,谁叫他先头抬举庶长子,早记得嫡庶有别,别送弘昇入宫,也就不用犹豫要不要让庶长子退出上书房了……”

  “七哥那人,儿子都不稀罕说他,本是享福的命,非要费劲巴力的做什么?折腾来折腾去,就算不比其他哥哥们差,也就是一个亲王,那现成饭不好吃么?”

  “八哥也是,他就比儿子跟老十大两岁,十六岁随扈出征,十八岁跟着哥哥们一体封爵,这都是汗阿玛的偏爱,风光体面,还有什么不知足的……”

  康熙听着九阿哥大言不惭的点评诸皇子,还都是比他年长的,就有些不顺耳,想要呵斥他没大没小。

  可是听到后头,康熙只剩下唏嘘了。

  连九阿哥都明白的道理,那些自诩为聪明人的儿子却看不开。

  想着儿子们的各种不足,康熙只能安慰自己,且看好的。

  就比如眼前这个,心眼小,嘴巴也不好,不过没有坏心,待人也心软。

  “你帮着伊桑阿叫太医了?”

  康熙沉吟了一下,问道:“太医怎么说?”

  原来九阿哥昨儿拿了高丽参到衙门,想起了帮高家叫了太医,不知道伊都立家请了没有,就问了一句。

  伊桑阿致仕前是正一品大学士,原品级致仕,生病有资格去太医院请医官上门。

  不过伊桑阿没有叫人请,只请了外头的大夫。

  九阿哥就顺手帮请了一位。

  跟高家那个老太太不一样,伊桑阿就是换季时着凉,有些耽搁了,拖拖拉拉了病了一个月,看着病得厉害,实际上已经慢慢好转,本来每日咳黄痰也转为白痰。

  太医就帮着调整了一下方子,增减了一些药量,写了几样忌口的吃食。

  九阿哥就如实说了。

  康熙垂下眼,隐隐地松了一口气。

  虽说他前几年因索额图的缘故迁怒伊桑阿,可心里也晓得伊桑阿跟索额图不是一路人。

  自己也不是傻子。

  要不是伊桑阿行事做派跟索额图完全不同,自己也不会重用提拔伊桑阿。

  伊桑阿是少年进士,十五岁出仕

  在朝将近五十年,并不恃才傲物,是个踏踏实实当差的能臣。

  自己虽命他致仕,那是不希望他在朝被“索党”余孽裹挟,可却是盼着他能多活几年……


  (https://www.xddxs.net/read/3233198/795890342.html)


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:www.xdd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d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