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顶点小说 > 三国:卧龙嗣子,我的岳父是关公全文小说 > 第275章 曹叡监国三把火,刘备镇国再伐魏(

第275章 曹叡监国三把火,刘备镇国再伐魏(


章武五年(225年),十二月。

    邺城。

    伪魏的皇宫内,一片肃杀。

    刺鼻的血腥味和草药味交织一起,令众太监侍女眉头紧皱,皆有呕吐之意。

    宫殿外。

    二十余无头尸体散乱的躺在地上。

    看其服饰,皆是太医署的医官。

    “两位叔叔都是我亲信的人,司马懿来见我,必跟父皇有关,不如先听听司马懿的来意。”曹叡虽然饮酒,但双目如炬无半分醉意。

    司马懿再道:“平原王可曾听闻刘备长子刘禅,如今在长安监国之事?”

    “我只想说的是,先帝对你期望颇重。”

    自两个月前曹丕染病,仅仅两个月曹丕就变成了如此模样。

    徐庶眉头一蹙:“曹叡监国?以曹丕的性格,是不会将手中的权力轻易交给曹叡的,除非曹丕,病重难以理事了!”

    食色虽为人的禀性,但也不能过度。

    自亲母甄皇后被赐死后,曹叡对曹丕心中就一直有怨恨和忌惮。

    刚休战两年,就遇上这事。

    这两个月的养病,身体不仅没有好转,反而越发的严重。

    自得了关中和南阳南乡后,关中兵和荆州兵虽然也有千里之遥,但往来通讯却是大幅度提高。

    陈群和司马懿对视一眼,皆是叹息。

    刘备又册张飞长女为太子妃,成了家的刘禅也逐渐变得稳重勤政。

    陈群为尚书令兼镇军大将军。

    闲话间。

    吴懿、吴班、黄权、魏延等文武亦是纷纷表态。

    曹叡骇然起身:“司马懿,你要置我于死地吗?”

    关羽张飞吴懿吴班都年过六旬了,马超和陈到也年近五十了,黄权、魏延亦是过了四十。

    曹叡下意识的握紧了手中的酒樽:“我为嫡长子,立我为太子又何须让抚军大将军四人并受诏书;又不是托孤,何必这般郑重其事。”

    就连府中来往的家臣官吏,师友长伴,都只论德行不论才能。

    “请郭侍中回禀陛下,我已知晓。”

    病来如山倒,一旦扛不住就只能崩塌。

    徐庶见的父母不少,还未见过诸葛乔这般理直气壮的:“伯松不去忙公务,今日怎有闲情来找我?莫非是孔明又遣人来了?”

    “私下妄议陛下,是死罪,我本不用背后议论此事。”

    自曹丕称帝后,朝野内外就没有安稳过。

    很难想象。

    “若朕有不测,中军大将军曹真、镇军大将军陈群、征南大将军曹休、抚军大将军司马懿,并受此诏辅佐太子。”

    很快。

    换而言之。

    这两年。

    两人都是擅长养生的,这些年也是屡屡规劝曹丕要注意饮食休息以及戒欲。

    曹叡起身,方才的不羁之气瞬间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君临天下的霸气:“司马懿,父皇能有你这个挚友,是他的荣幸;我要去见父皇,你要跟我同往吗?”

    今日的司马懿却甘愿冒着被私下妄议曹丕而获罪的风险,来跟曹叡谈这些敏感的话。

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诸葛乔摇头:“家父未曾遣人来,是陛下遣人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刘备在两年前就让太子刘禅在长安监国,朝中政务刘备只是偶尔过问,几乎不会去干涉刘禅的决定。”

    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,监国处理政务越来越娴熟。

    关羽捻着长髯,老将的雄风依旧在。

    曹丕又召曹真和曹休近前,道:“子丹、文烈,宗族中朕能信任且有能力统兵作战的,唯有你二人了。”

    郭皇后轻轻唤醒曹丕,将太医王熙熬制的汤药一勺一勺的送入曹丕口中。

    同时,这也是大汉最能打的一批老将!

    虽然只有二十一岁,但却无人敢再小觑诸葛乔。

    司马懿点头。

    “陛下有意立平原王为太子,诏书不日就会送达。”

    有曹叡监国,曹丕病重对伪魏各州郡的负面影响会骤降!

    且不提立太子的诏书还未送达,就算送达了,曹叡刚当上太子就要去监国,这让曹丕如何想?

    “平日里多培养宗族中的小辈,莫要让小辈疏忽了文武事,大魏的未来还需要他们来继承。”

    “辅汉大将军,陛下有口谕,命你在荆州试探曹叡的反应。”郭攸之语气恭敬。

    诸葛乔轻笑:“四岁不小了。更何况,阿狗很乐意给我拿吃的,怎么能叫使唤呢?一个愿打,一个愿挨。”

    不论是投刘备还是换皇帝,都不是陈群希望看到的。

    宫殿内。

    司马懿轻叹:“不敢欺瞒平原王,陛下的病体,恐怕很难再理事了。”

    “抚军大将军,我目前还只是个平原王,挽救大魏于危难之中这样的大事,恐怕还轮不到我来参与。”曹叡话中多了几分试探。

    这三道政令一出,直接镇住了公卿百官。

    马超虽然是西凉人,但也想将足迹踏向遥远的幽州:“陛下,不论你想打何处,臣都是你的骠骑先锋!”

    没人知道当日曹叡跟曹丕和郭皇后说了什么。

    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,曹叡这三把火,直接让众公卿都打消了对曹叡监国能力的质疑!

    消息传到长安。

    时而昏迷,时而清醒。

    没名分的后宫美人更是不知多少。

    刘禅朝中要用的人,自有刘禅去鉴别和提拔。

    原本被曹操赞誉的长孙曹叡,又因甄皇后被赐死而失去了少年的意气。

    司马懿见曹叡领会了用意,婉拒道:“平原王要跟陛下推心置腹,我就不同往了。”

    曹丕病重,太子监国,这是很正常的流程,然而曹叡的反应却十分过激。

    “陛下,该喝药了。”

    又以法正为镇国大将军府军师祭酒,郭攸之、秦宓、杨仪等为军师。

    陈群、曹真、曹休和司马懿先后抵达宫殿,又连袂而入。

    “然而,陛下对我的知遇之恩,我又岂能不以死相报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来寻平原王,是想跟平原王商议一件能挽救大魏于危难之中的大事。”

    不多时。

    知情人糜芳忙着体验赚钱的乐趣,又觉得关中苦寒,一直呆在荆城。

    曹丕,极有可能时日无多了!

    在曹操眼中,曹叡就是一个“好圣孙”般的存在,是可以让家族基业兴旺三代的人。

    “若二人肯齐心辅佐太子,不可为难;若二人对太子有骄矜之心,可擒而杀之。”

    在确定刘禅可以独立处理国事后,刘备又自封镇国大将军,以朝廷诸文武兼任镇国大将军府臣。

    长安众人到现在都不知道徐庶就住在诸葛乔府上。

    “如今陛下病重,长安的伪帝刘备定会再起寇略之心。”

    四岁的诸葛攀,则是坐在徐庶旁边,用树杈在地上练字。

    “如今的刘备,与其说是伪汉的皇帝,不如说是伪汉的大将军。”

    有时候陈群都在自我怀疑,曹丕这代汉立魏是否真的触怒了上天。

    想到曹操的期待,再想到这几年跟曹丕父子间的冲突,曹叡不由生起了万般感慨。

    自督荆州事后,诸葛乔威望日重,渐有不怒自威之势。

    曹叡监国第一道政令,便是令治书侍御史荀禹,持节替曹叡慰劳边关将士。

    只是引了几口,曹丕就咳出了黑血。

    赵云仗剑立在刘备身边,看向常山的方向,亦是心有怀念:“若今生能打回常山,吾愿足矣!”

    故而。

    “仲达,观陛下这病情,恐怕难以好转了。”陈群忧心忡忡:“如今刘备未死,孙权又在江东虎视眈眈;倘若陛下有个不测,刘备必会趁机再对大魏用兵。”

    曹休为给事中兼征南大将军。

    再加上曹丕不爱运动,身体逐年发胖,又好吃甜食好饮酒。

    曹真为给事中兼中军大将军。

    给事中即:可出入宫庭、常侍帝王左右。

    说了这一长串的话,曹丕感觉心力不及,向后倒去。

    徐庶无奈:“伯松,这刚练字,你就使唤阿狗去给你拿吃的。阿狗才四岁!”

    一时着凉染病,就如决堤之水一般不可收拾。

    司马懿斟酌了用词,道:“先贤有言,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;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”

    “抚军大将军,这些事有你们这群朝中重臣替父皇决断,就足够了。”

    徐庶手一抖,手中的书差点没掉下去:“陛下遣人来问什么?”

    其中包括大将军关羽、骠骑将军马超、车骑将军张飞、新任卫将军赵云、前将军吴懿、左将军吴班、右将军黄权、后将军魏延、中领军陈到等善战猛将。

    四年的时间,曹叡没有成长为一个“小曹操”,反而变为了一个“小曹丕”,精力大部分都花在了心机博弈上。

    这还是有名分的后宫美人。

    “倘若先帝见到你如今的模样,恐怕也会失望的吧!”

    镇国大将军府,大部分都是不愿服老的老将。

    一旦北方士族认为大魏不足以维护既得利益时,要么再投刘备要么换个皇帝。

    “可我以为,刘备的禀性就不是个会在长安安心理政的,他是武夫出身,喜军争而厌政务。”

    陈群摇头:“我府中尚有许多政务要处理,就不去见平原王了;仲达若私下去见,可表明我对平原王的支持之意。”

    若能节制食色欲望,多效仿陈群和司马懿养养生,又何至于会如今日这般病躯如风中残烛。

    刘备亦是忍不住惊叹:“曹丕的长子,竟如此厉害!”

    人报司马懿求见,秦朗和曹宇要离开时被曹叡止住。

    秦朗跟曹丕的年龄差得远,行事谨慎低调,年龄比曹叡又大不了几岁,故而跟曹叡更亲近。

    河内司马氏押注押到了曹丕身上,本以为曹丕至少能再活个二十年,却不料曹丕就要英年早逝了。

    然而。

    郭攸之领命,自武关南下入荆城。

    不仅令曹叡常伴左右,跟近臣同列,更是称赞曹叡“我基於尔三世矣”。

    趁曹丕病,要曹丕命,这是刘备的想法。

    曹真见床榻上精神萎靡的曹丕,连忙上前扶住,内心绞痛不已。

    “皇后,速传朕令。”

    “我料刘备极有可能,已经在筹备寇略大魏的阴谋了。”

    待四人看完,曹丕又召陈群和司马懿近前:“长文、仲达,你二人虽然不是朕的亲族,但也是朕的至交好友。”

    曹丕病重,身为平原王的曹叡自然会返回邺城。

    曹真跟曹丕年龄相近,是能抵足而眠的。

    司马懿为给事中兼抚军大将军。

    曹丕对陈群、曹真、曹休和司马懿颇为宠信,加其官职爵位。

    “往你二人今后,能助太子掌控朝野,切勿让宵小欺辱了太子。”

    陈群心忧不已。

    “曹叡虽然有些本事,但也仅此而已,兄长何须介怀?”

    第三令针对世族儒生,是王道。

    然而。

    司马懿见曹叡这般反应,不由暗叹:陛下父子间的感情,都凉薄到了如此地步了吗?

    这一举动,是为了向曹彰曹植彰显心胸和器量。

    只知道翌日大殿上,曹丕强撑病躯在大殿上,令近侍宣读了立曹叡为太子、且令太子监国的诏令。

    “邺城众公卿对刘备的认识不足,认为刘备最多遣将寇略。”

    郭皇后忍着悲痛,当众宣读了诏书:“平原王曹叡,可为魏太子。”

    若不是九品中正的选材制度将北方七州的士族跟大魏的利益捆绑,不知多少北方七州的士族会响应刘备。

    第二令针对曹彰曹植,是安内。

    曹叡跟曹操的干儿子秦朗和曹操的幼子曹宇,在院中饮酒闲话。

    司马懿徐徐吐了一口气:“陛下今日诏镇军大将军陈群、中军大将军曹真、征南大将军曹休,以及我,同往大殿并受诏书。”

    曹叡监国第三道政令,便是诏告天下,今后向朝廷举荐的良才必须以通晓儒家经典为先。以尊儒家学说、倡学术研讨之风,作为国家实行王道的根本。

    年初。

    然而。

    仅仅两个月的时间,曹丕的精气神仿佛被抽空了一般。

    “平原王应早做准备。”

    “皇后,宣诏吧。”

    司马懿语气一凛,斩钉截铁:“请平原王,监国!”

    虽然诸葛亮早就遣人来询问诸葛乔,但诸葛乔尊重徐庶的意见隐瞒了徐庶在荆州的消息。

    “诏陈群、曹真、曹休、司马懿,入宫见驾。”

    刘备不由大笑:“有众将相助,朕又何惧曹叡拦路!郭攸之,速给荆城的伯松传讯,让其先在荆州试探曹叡的反应。”

    曹叡甚至在想,司马懿是不是曹丕故意派来试探自己的,一旦有倒返天罡的想法,曹丕就会将他这个长子无情的赐死。

    此举是曹叡认为有些儒官不称职,不能传播圣道,只有通过严格考核选上来的博学之士才能担任侍中、常侍这样的要职。

    看起来是很正常的慰问,实际上是曹叡在向刘备孙权传达一个讯息:曹丕虽然染病,但大魏尚有太子曹叡在监国!

    曹叡监国第二道政令,便是给并州牧曹彰、豫州牧曹植加封,加封曹彰为任城王,加封曹植为鄄城王,仍令曹彰和曹植分领并州和豫州,以示对两位叔叔的敬意。

    虽然只是弱冠之年,但对国家大事却有深刻的理解。

    只要你品行正直,你就是平原王府的贵客。

    曹叡的目光变得犀利:“抚军大将军,你到底想说什么?”

    然而曹丕却是不听,加上逝去的甄宓,后宫美人都有十六个。

    司马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道:“平原王,你跟陛下间的矛盾,我无权去评判。”

    “去寻你阿母取些枣糕,待你送来,就给你把玩。”诸葛乔开出了条件。

    虽然曹叡如今认了郭皇后为母,但司马懿能看得出来,曹叡对曹丕和郭皇后的怨气是很大的。

    郭皇后徐徐将诏书宣读,又将诏书呈给曹真、陈群、曹休、司马懿四人,以示诏书内容无误。

    正值壮年的曹丕,竟然会变得如此的虚弱。

    诚如司马懿猜测一样,刘备在得知曹丕病重的消息后就一直在暗中筹谋再伐伪魏。

    秦朗和曹宇亦是看向司马懿。

    这是刘禅需要去做的!

    曹丕此刻心中亦有了后悔。

    曹丕虚弱的躺在床榻上,嘴唇干裂、眼窝深陷。

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有这遭遇的太子继位,司马懿亦不知道是好是坏。

    “瞧你这惊慌样儿,陛下都不知道你在我府中,肯定不是来问你的事啊。”诸葛乔鄙视道:“都快两年了,你还要躲陛下到什么时候?”

    曹叡将酒樽放下:“早做准备?呵呵,且不说我还不是太子,就算我是太子,也没资格决断国事。”

    郭皇后这才松了一口气,示意陈群四人先离开。

    司马懿心中亦是难受。

    辖长安善战劲卒步骑五万人。

    由于曹丕赐死曹叡生母的诡异行径,让昔日少年壮志的曹叡不再有曹操的霸气和豪迈。

    诸葛攀将手中的树杈一扔,拔腿就往内院跑。

    “并州牧曹彰骁勇有力,豫州牧曹植能得士人心。”

    陈群和司马懿纷纷起誓,绝不会负了曹叡。

    到了殿外。

    不多时。

    虽然同为曹操的干儿子,但秦朗并未在曹丕麾下出仕。

    郭皇后立即让太医王熙前来诊断。

    司马懿跟陈群使了个眼神,两人等曹真和曹休离开后,这才开口。

    良久。

    “你二人,亦不可妄起争端。”

    用诸葛乔的话来讲:曹丕若是多活几年,曹叡就得泯然众人了。

    刘备又多了几分忧郁。

    曹真和曹休大惊。

    见到诸葛乔,诸葛攀起身行礼,只是那双小眼睛却一直在诸葛乔的铁羽扇上瞅。

    府邸内。

    “阿父!”

    诸葛乔嘁了一声:“随你了。人老了就是顽固。”

    曹叡的眼神瞬间变得凌厉。

    即便是强壮威猛如吕布,也经不住酒色的摧残,更别说本就不够壮猛的曹丕了。

    司马懿到来。

    “先去见平原王吧。”司马懿没有回应陈群的担忧,而是选择了先去见曹叡。

    在河东郡待了半年,关羽听闻刘备自封镇国大将军后,就返回了长安,跟张飞一并加入了镇国大将军府。

    不是对内曹彰曹植争权,就是对外军争接连战败。

    毕竟。

    “陛下遣侍中郭攸之来传口谕,说曹叡在伪魏监国,让我出兵试探下曹叡的反应。”

    自古以来,酒为穿肠毒药,色为刮骨钢刀。

    送走郭攸之后,诸葛乔来到府邸,于池塘边寻到了垂钓看书的徐庶。

    “大魏立国不易,汉贼刘备虎视眈眈,望卿等四人同心协力,切勿争权夺利而坏国家大事。”

    “眼下兄长兵强马壮,不论来的是谁,愚弟都会为兄长将之斩杀。”

    见秦朗和曹宇都在,司马懿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在人力传讯时代,控制了水路,就控制了传讯的速度。

    “有刘禅在长安监国,又有诸葛亮在长安协助刘禅理政,刘备就可以安心的去管军务。”

    张飞亦是道:“兄长,管他是曹丕还是曹叡,谁也阻止不了俺们兄弟打回涿郡的想法!”

    在大道上跟陈群分别后,就径直来到了曹叡在邺城的府邸。

    曹叡瞬间怔住,脑海中不由想起了曹操在时的恩宠。

    九品中正虽然能捆绑北方七州的士族利益,但也不是无限制的捆绑。

    本来还想着熬死刘备,却不曾想反被刘备给熬死了!

    然而。

    第一令针对刘备孙权,是攘外。

    “皇后勿忧,陛下只是累了。”王熙诊断片刻,回答得小心且谨慎。

    再后悔也无济于事了。

    曹丕捂着嘴,咳嗽两声。

    以司马懿的性格,平日里是不会多嘴的,更别提来曹叡面前谈这些话题了。

    处理政务的时候,亦是小心谨慎。

    这意味着,局势已经逐渐变得不可控了。

    曹叡忽然监国,打乱了刘备的原本计划。

    徐庶闻言长叹:“一切随缘吧!若我跟陛下还有再见之日,有缘必会再见;若我跟陛下无再见之日,那就是无缘。”

    “朕一生交友不少,能助朕理事的不多。”

    “抚军大将军,他们都是我的同宗叔父,有什么话你就直言吧。”曹叡直截了当,打消司马懿的疑虑。

    曹操的幼子曹宇同样是因为年龄相差不多而情愿跟曹叡亲近。

    “俺还要回涿郡祭祖,怎能让曹叡挡了去路!”

    诸葛乔点头:“北方的细作,也是这般传回的消息。据说伪魏的太医都死了二十多个。”

    “虽然曹丕病重是北伐的契机,但我料江东的孙权不会坐视陛下北伐的。”

    “孙权这鼠辈,必然会趁机生事。”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xddxs.net/read/3283797/11110877.html)


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:www.xdd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d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