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顶点小说 > 带着骑砍速通乱世在线阅读 > 第147章 威动邺城

第147章 威动邺城


四千五百名中军兵卒加征召而来的两千余名民夫在黑夜中乱作数团,谁也不知道贼兵有多少,只知道营地各处都是厮杀声,哒哒的马蹄声如铁骨相击,时不时就从附近传来。

    更恐怖的是,此次袭营的贼兵头子应该就是贼帅李昊,那个杀的赵国士族拖家带口往南逃的人屠。

    这支晋军是司马虔从洛阳附近带过来的,家属基本上在司州,并冀之间的民变影响不了他们的老家,他们本就无心北征,骤遇敌袭,校尉、步督等军吏也来不及组织撤退,兵卒们只想逃得远远的。

    能逃出贼兵的追杀便行,要是能一路逃到司州老家,那就更好了。

    于是中军兵卒们争先恐后往南逃窜,期间碰上反贼骑兵,也是能躲就躲。

    杀的兴起的李大将军搅乱了此处军营后,又快速聚拢部下,“不要乱,不要缠战。”

    义军骑兵本就不多,李昊舍不得让他们死在乱军之中,他在军营中来回冲杀几趟后,才将大部分义军骑兵聚在一起。

    当然,还有意外收获,原先被俘虏的那部分义军步兵也被同袍们找到。

    “禀大将军,天杀的司马虔派人杀害了我等的百夫长、什长、伍长,必杀之报仇。”

    火把的照耀下,义军步兵围在大将军周围,哭诉着受到的加害。

    晋军俘获他们后,只杀了伍什佰等军吏,把普通兵卒关在一起,也不给吃的。

    这当然不是晋军主将校尉们有仁心,有力气造反的都算壮丁,卖给士族当私户隐奴能赚不少钱。

    “早杀了,把司马虔的人头拿出来传阅,让弟兄们安安心。”

    李大将军下令道。

    晋军军营的混乱程度还在加剧,或许是有人觉得回天无望,但也不想这些军帐、口粮,以及中军兵卒没来得及穿上的甲胄等物资落到反贼手里,居然四下点火,很短的时间内军营中就待不住人了。

    义军兵卒搜寻到几袋粮食和鬲、甑等造饭器具后就匆匆撤离,往西边走了一里地后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此时已近天明,晨光熹微,李昊下令将士们先在此地烧火蒸饭。

    “弟兄们就在北岸吃蒸麦饭,我去南营搅和一通。”

    安顿了这群义军后,李大将军点出了二十余名精力充沛的弓骑兵,过河南下。

    此次的晋军兵卒分为两大部,邺城兵和洛阳中军兵各占一半,先前逃走的中军兵部分跑到了南营附近,部分则撒开双腿,一直往南跑。

    两部晋军虽然都打着晋廷的旗号,但各部所属的封王相互敌对,连带着底下兵卒也防备彼此。

    北边炸营后,邺城兵统帅卢志猜到是贼将李昊趁夜袭营,于是紧闭营寨大门,不让洛阳兵进来,直到天色渐亮。

    “左长史,还是收拢了这部分中军兵,免得他们为祸冀州。”

    南营里,校尉西门炳力劝卢志开营寨。

    相比各地军户兵,洛阳中军的操练、军备都遥遥领先,司马虔带来的这支中军里,想回家的已经跑了,剩下的大多是单身汉,稍加整训便可组建一支精兵。

    “如此,赵王是否会迁怒于成都王?”

    卢志有自己的想法,司马虔战败是司马虔自己的事,若邺城兵将洛阳兵收至麾下,万一赵王司马伦因此问罪,恐怕成都王不会替他担了这事。

    到时候把他绕进去怎么办?

    “事后再说,若是让贼兵把这群无主之兵聚拢到一起,李贼又会做大几分。”

    西门炳想的是自家基业。

    赵国士族已经不堪李氏反贼的袭扰,即便今年的粮食都还没有收上来,都要着急往他处搬迁,免得全家被抓到井陉矿上挖煤。

    邺城是他们首选的迁移地,要是搬过来这群赵国士族,那西门这些本地士族就会受到挤压。

    卢志出身幽州境内的范阳国,只是跟着成都王在邺城做官而已,他明白西门炳的打算,可赵王如今势大,若司马伦以此为借口削掉成都王的邺城镇守之职,那他也落不了好。

    “还是坚守营寨,向邺城求援罢!”

    左长史定下了策略,让他出营跟反贼李昊硬碰硬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段氏的重骑兵都没撑过一个回合,邺城这些步卒上去也是白搭。

    营寨外东侧。

    在晋军弓箭射程外,义军骑兵正在按大将军的要求找寻大石块。

    “比人头小,比拳头大的都行,越多越好!”李昊喝道。

    对付这种木制营寨,石块也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搜寻到三十多块后,李大将军带着十名搬着石块的义军兵卒向晋军南营靠近。

    邺城兵用角弓弩、擘张弩发射羽毛箭,期望赶走这伙贼兵,但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,贼帅居然扔起了石头。

    扔石块也就罢了,躲在营寨后,一般的石块木栅栏都能挡得住,即便是砸到兵卒身上,也顶多青一块紫一块,死不了人。

    但贼帅扔过来的是那种比人头略小的大石头,这要是挨实了,那就变成了东一块西一块,连个全尸都留不住。

    此处附近的邺城兵急忙搬来了拒马,放置在营寨后,并将营寨外的情况给卢长史通报。

    “大将军威武!”

    接连扔出二十余块后,营寨终于被破开一道足够宽的口子,那附近也没有晋兵敢守着。

    “你们返回北岸吃饭,吃饱喝足后再来此处营寨抓人。”

    接过部下递过来的一柄长环首刀和十字戟后,李昊命其返回北岸,待会儿带着那群弟兄们再来南营。

    “怎可次次让大将军一人杀敌,我等愿随大将军攻入敌营,不死不退!”

    有位张姓什长在首领面前充胖子,虽然他又累又饿,贴身衣物被汗水浸湿数次,但口头上气势不减。

    被他这么一激,余下的义军将士也个个表示要跟着大将军杀敌。

    李昊哈哈一笑,“吃饱肚子再干仗,你们将我的战马牵回去喂饱,我待会儿还要追着这伙邺城兵南下呢。”

    打发这群将士北上后,他便双持武器,独身一人杀进了晋军南营里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竟然如此勇武!”

    “我军将士的戟、矛戳在他身上竟如隔靴搔痒一般无济于事。”

    “左长史,还是下令撤军罢,士卒们撑不了多长时间。”

    远远躲在精兵后的卢志、西门炳等人被惊得目瞪口呆,有人甚至数次揉眼睛确实这是否是真的,他们原先就听过这李大将军的威名,如今亲眼见了,才知道传言还是把李大将军说低了。

    这可是能一人杀死一支军队的人屠!

    南营营地里,手持十字戟的李大将军大吼大叫,每一次出手总能带走数名晋军兵卒的小命。

    在他身后,则是一条尸首铺成的血路,全是各种尸骸,找个囫囵的躯体都很困难。

    邺城兵的士气早就被他杀的崩溃了,没有几个兵卒敢冲上来和李大将军接战,但统帅、校尉们没有下令撤军,邺城兵也只能和李大将军兜圈子。

    “鸣金撤军,能撤走多少军汉就撤走多少。”

    危急关头,卢志做出了他这辈子最明智的抉择。

    逃到邺城去,那座城里多的是兵卒让这人屠砍,卢志等人说不定还能保住性命。

    统帅下令后,南营邺城兵也不顾督战伯长、步督等军吏的管辖了,跑出几十步后就丢盔弃甲,只带着武器南逃。

    铁盔、身甲是他们身上最值钱的东西,一般来讲,只要丢了盔甲,敌军往往会哄抢,如此便顾不上追击了。

    但李大将军可没将这点东西放在眼里,他找着吃完饭来打扫战场的义军兵卒后,带着那群骑兵死死紧追邺城兵的统帅、校尉们。

    至于普通兵卒,只要不挡着路,李昊就随他们去。

    战场上嘛,不打勤不打懒,专打不长眼。

    南营所临的那条小河名为槐河,到邺城大约二百八十里地。

    李大将军带着义军骑兵连追两天一夜,像撵兔子一样撵着仅仅四五十骑的邺城校尉、步督、督战伯长等军吏到了邺城城下。

    义军骑兵也仅有七十余骑跟了上来,剩下之人陆续掉队。

    但就这点人,在邺城北门一亮相后,城内守军就吓得紧闭城门、升起吊桥。

    城内守军不清楚槐河一战的具体经过,但九千晋军不到十天就被打的没脾气,统帅更是带着三名校尉、数十名骑马军吏夹着屁股跑回邺城,那他们遭遇的贼兵之强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邺城是魏晋几代人连续经营的重城,城墙之高可达三丈,护城河也宽的吓人,没有携带特制投石机,也没有民夫填实护城河,李昊暂时也拿这种坚城没有办法。

    就这么离开显然不合适,李大将军便带着部下去找寻城外的大型坞堡,来都来了,先抢一家高门士族吧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明公大事不妙,公子虔被贼帅李昊斩杀于槐河北岸,平叛之兵大败,成都王左长史卢志带人灰溜溜逃回了邺城。”

    洛阳相国府,脚步匆匆的孙秀跑进后堂,他的主公司马伦还在观摩舞女身姿,怀里还抱着一位衣衫不整的妙龄歌姬。

    孙秀见赵王眼神迷离,也不敢强令舞女歌姬离开,只得小心翼翼凑到身前,咽了咽自己的口水后,低声提醒晋军在赵国高邑县大败之事。

    “败就败了,再派人去征讨。”

    司马伦丝毫没有召集幕僚商议此事的打算。

    司马虔只是他的一个普通儿子,此前只是加封了黄门侍郎,连王都没有封,六十余岁的司马伦才不会为这个儿子之死而悲伤。

    他年纪已大,能享受的日子没有几天,得抓紧了。

    孙秀换了种说法,“明公,贼帅李昊杀到了邺城外,而成都王吓得躲进城里,连派兵围剿都不敢,可趁机减封,如今太原王还空着,不如转封他为太原王。”

    司马颖名下有蜀郡、广汉郡、犍为郡、汶山郡等地,食邑十万户,还有邺城镇守之职,是第一等的封王。

    听到这话,赵王司马伦当即翻身而起,拍着歌姬的屁股让她走远。

    孙秀的目光追随这位歌姬的身影,司马伦冷哼一声,孙秀这才又转回来,继续面对自家主公。

    “你适才所言颇有道理,只是转封司马颖为太原王还需要更妥当的……借口。”

    司马颖这些有兵权的封王都是当今皇帝司马衷的弟弟们,赵王如今生起篡位自立之心,十个心眼子里的九个都被用来对付司马颖等人。

    “公子虔乃黄门侍郎,邺城军放任贼兵杀害公子虔,这个由头是足够了。”

    孙秀当然知道这位主公还没有想起他的三儿子之死可以做文章,于是出言提醒。

    头发花白的司马伦合掌相击,“说的极是!这李氏诸贼居然杀到了邺城,那赵国岂不是被他们抢了个遍?你再想想办法,既要调动大军剿灭这股反贼,又要消耗司马冏、司马乂、司马颖等人的实力。”

    他不在乎赵国,他觉得洛阳才是他的地盘,只要司州没事,那就万事大吉。

    “把齐王调到邺城,然后强令司马颖带着太原兵、司马乂带着常山兵、司马冏带邺城兵合力围剿并冀之间的反贼地盘。”

    孙秀早就想好了策略。

    赵王缓缓站起身子,将自己的裾袍系带系上,来回踱步,思虑片刻后再问:

    “太原兵仅五六千,若是大举调动,拓跋鲜卑趁机南攻晋阳怎么办?羌胡也从西边打太原郡呢?”

    司马伦当然不是为当地百姓着想,太原郡乃并州唯一屏障,一旦被胡人占据,那南边的平阳郡、河东郡就会直面羌胡鲜卑等异族。

    洛阳等地也岌岌可危,司马伦还想着在洛阳逍遥快活几年,不想这么快就让勉强能维持的形势突变。

    “明公勿忧,秀早有计较。匈奴刘渊,向来与司马颖交好,此前又长期担任五部大都督。南匈奴五部大多在平阳郡的汾水一带,可令刘渊返回平阳,招募匈奴之兵出战剿贼。”

    内附的南匈奴被曹操分作五部,安置在并州等地,作为左贤王刘豹之子,刘渊大部分时间都在洛阳当人质。

    孙秀也不是实心为赵王司马伦盘算局势,而是刘家厚贿孙秀,送了几十万钱的礼,甚至许诺若能让刘渊返回并州,匈奴五部会给孙秀送上美女五十名。

    司马伦又想了好一会儿,才决定就按孙秀说的办,反正他的中军没有派出去多少,只要持续消耗司马冏、司马颖等人的兵力就行。

    “善!就按此计策行事。”

    PS:求推荐票求月票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xddxs.net/read/3316100/11111006.html)


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:www.xdd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d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