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顶点小说 > 穿越农家从零开始 > 第121章 安排

第121章 安排


"阿爷,我们现在建兔棚和房子,由你来帮我们管吧!这样你没时间编蓝子,到时我们折成工钱给您。"

  文央想了一圈,娘亲和大丫现在每天都忙得不行,但是建房的繁琐,肯定要自己人看着才放心,阿爷应该是合适的人。

  "不行!不行!我字认得不多,不会记账!"

  阿爷直摆手,他可是知道二丫这次除了建两亩地的兔棚,还要把家里全都建成砖瓦房,他可是一点经验都没有。

  "阿爷,不用你来记账,你到时有出入账跟我说,我来记就好。工地上我们请有经验的师傅,你就在工地上多看看,有什啥短缺和建得不合要求地方。

  你要是不帮我们,就没人能帮啦!"

  对的,文央就想阿爷去当个监工,这个活也只有阿爷最合适。

  "要不阿爷试试,工钱就不用,哪有帮儿子建房,老子还收钱的道理。"

  "是的文央,你就让你阿爷帮着好啦,阿奶也可以去帮做饭。"

  "阿奶不用,就阿爷帮看着就好啦!到时工地上伙食他们自己开,全包给他们。"

  二丫现在把家里每个作坊和工人数量,都安排的井井有条,哪些是要招长期,哪些用短期,然后哪里忙不过来调人手。哪个工坊要买材料,她都在自己的小本子,细细的记下来。

  还有每个作坊每个月对总账,需要分红多少,基本上都是由她来安排,也是忙得分乏术。

  所以她决定以后一定要在请些人,把阿姐和娘亲空出来,以后多学些东西为主。

  现在养牛作坊以徐叔和家里人,共三个人为主,有四头牛和草场,草场都是请的临时工人为主,现在还没收益,属于投入阶段。

  皮草集作坊张伯和三个徒弟,每个月也就处理六七十只兔子,加上张伯几个找的活计,也暂时还没盈利,都是在投入。

  养兔场由文竹负责,现在请了一个固定清理兔棚人,基本上开始有少许盈利,不过马上修兔棚,也要大投入。

  现在家里唯一赚钱买卖就是糕点坊,由娘亲负责管理,自家人共五人,请长期工人十人,现在有十五个人每天做工。有时侯实在忙不过来,她和文竹也会去打个下手。

  不过现在糕点作坊业务估计也已经饱和,每天最高时200斤左右糕点,文央估计她家糕点,已经是占个丰城和周边镇乡百分之七八十高档市场。

  在阿爷家商量好家里建房的事,回到家里,便见娘亲正忙着记账,张壮壮刚才正拉了一骡车走。

  "娘亲,我明天准备跟二柱哥送货的车去趟城里。"

  算算她已经回来快一个多月,现在天气越来越热,家里夏季衣服还是之前做的几身细棉衣服。

  "是那这作坊出了什么事吗?"

  沈素云第一个能想到,是不是出了什么事,需要文央去解决。

  "没出啥事,我想带阿姐一起去城里,买些布料作衣服。"

  文央看着家里几人,全都全着淡色细棉衣服,娘亲和阿姐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,所有想去看看。

  这还是昨晚娘亲说起阿姐的亲事,她才想起来。听娘打听过里长家情况,陈里长家小儿,就是个不爱做活,不长性的人,所以陈里长来求亲,估计也是看中她家家底。

  还有阿姐能干,有手艺,这样嫁过去他家小子一辈子就有了保障。估计村长家也不排除这样想法,然后就想到阿姐天天在家,也不出门,也不打扮。

  哪里有机会找个如意郎君,其实她们两姐妹长相随娘亲,只要打扮起来,长相不算差。

  她心里的这些想法,自是没跟两人说明。

  "也好,文竹长这么大,还从没去过城里,上次作坊开业就是去得最远的地方。那明天你们两姐妹就一起去吧!"

  沈素云想想,文竹不跟文央一样,性子本来就安静,能多见识见识总归好。想当初自己胆大,也是因为经常能出城里原因。

  "娘,你同意啦!那我去跟阿姐说,你可不能反悔。"

  文央说完,便一溜烟的跑去找阿姐,告诉她这个好消息。

  "小妹,娘亲真同意我去城里啦!!可是,家里兔子怎么办??"

  上次长毛兔身上的红点,最后证明确实是热的原因,虽然已经都好了,她还是有些不放心。

  "没事啦!你到时打扫兔棚让王二婶做,其它让娘亲帮着看下就好。你攒了多少钱啦?"

  "不多啊!只有十一两左右。"

  文央听完,发现阿姐平日里拿到工钱,娘亲给的零花,她竟是一个籽都没花,全存了起来。

  "那明天记得都带上,我们去逛街,给你置办嫁妆。"

  算了算自己的钱,两人加起来才二十两,好像还太少,晚上得好好跟娘亲说说。

  "瞎说!不害臊,哪有女娃娃把嫁嫁妆挂嘴上!"

  文竹左右看看,只有两人,便拍了下文央,一张小麦肤色脸羞得通红。

  "我还小,谁来说我呀,我说认真的啦,阿姐,你别忘了。"

  文央说完,便小跑回自己房间,决定把自己的钱都找出来带上。

  第二天,天刚刚亮,两姐妹就跟上二柱送货的车,一起往县城赶去。这次二柱车上除了八十斤各色糕点,还有四只大公兔,准备送到安乐坊。

  七月的天气,天虽刚刚亮起,但是树上的蝉都在不停的鸣叫!

  一声声:"知了,知了,不停的叫着。"

  "文诚哥,今年村里来抓知了的人还多吗?"

  "多呀!家里人空,没有鸡眼的人晚上都在抓,不过现在每个村都知道怎么抓,今年价格是便宜的不行,三十文一斤都有人卖。

  好些人辛苦一晚上,也就挣个二三十文。"

  "鸡眼症?村里有很多人得这个吗?"

  鸡眼症又称夜盲症,好像是因为吃的少油水和维生素什么来着,引起天一黑,就什么都看不见,就跟鸡或者一些飞禽类一样。

  养过鸡的人家都知道,天只要一黑下来,鸡就会在一个地方待着一动不动,主要原因就是看不见。


  (https://www.xddxs.net/read/3327033/11111033.html)


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:www.xdd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dxs.net